据成都APP开发冰河了解,你还看新闻吗?相信很多朋友的回答是肯定的。不过,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,很多朋友都不再通过电视或者报纸看新闻,而是转移到了手机屏幕上了。相信很多朋友跟老冀一样,都在手机里装着几个新闻资讯APP,并在坐地铁、等公交的时候拿出来看看。
这也使得国内的新闻资讯APP行业经历了爆炸式的增长。2012年的时候,所有新闻资讯APP的用户规模还只有2.83亿;发展到现在,则至少已经超过了10亿用户,并且长成了腾讯新闻这种月活用户超过2亿的超级APP。
这种爆炸式的增长,其实与人口红利有极大的关系。中国智能手机的普及是从2009年3G牌照发布起步的,并从2011年进入增长的快车道。不仅仅是新闻资讯APP,即使是微信这样的超级APP,也是在那个时间诞生的。
不过,如今这个红利即将结束。目前,中国智能手机的市场渗透率已经超过90%,消费者已经习惯使用各种各样的APP,并且主动卸载不常用的APP。这对于并非消费者刚需的新闻资讯APP来说,更是个严峻的挑战。
不仅仅是用户数停止了增长,老冀看了调研机构QuestMobile前不久发布的数据:今年6月,新闻资讯APP行业整体的月活竟然已经出现了环比的下降。
那么,到底谁能够占据消费者手机那小小的屏幕桌面,谁能够赢得他们的欢心呢?抛开那些胸怀更大理想、要做移动互联网入口的“伪”新闻资讯APP,老冀在这里谈一谈媒体属性的新闻资讯APP的竞争力。
既然是媒体,竞争力其实很容易计算:媒体竞争力=内容深度×覆盖广度×商业变现能力。
老冀认为,如今媒体红利的消失,将会对新闻资讯APP的覆盖广度有很大的影响:首先,整个新闻资讯APP行业的用户数将停止增长,这也意味着整个行业从争夺增量走向争夺存量。其次,现有的存量用户将会向头部资源集中,从而出现明显的“马太效应”。
有朋友肯定会挑战老冀:你凭什么认为用户会向头部资源集中?老冀回应道,首先是数据不会说谎,我们看各大调研机构的数据,全都体现了一个事实:前五大新闻资讯APP的累计市场份额一直都在持续上升,这也意味着后面的其它APP的市场份额一直都在下降。
不过,即使是前五大新闻资讯APP,它们的市场份额其实也并不是同步增长的,也是有升有降,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,还是要回到老冀在前面的那个公式:媒体竞争力=内容深度×覆盖广度×互动活跃度。也就是说,新闻资讯APP除了追求覆盖广度之外,还需要在内容深度、商业变现能力这两个领域一较高下。
既然新闻资讯APP具备很强的媒体属性,就必须追求内容的深度,并且体现出足够的专业度。
遗憾的是,老冀看到现在大多数的新闻资讯APP都不是这么做的:它们首先追求内容的海量,然后对新闻的新鲜度孜孜以求。我们看到这样的新闻资讯APP上充斥了大量耸人听闻的新闻、各种各样的震惊体、鱼龙混杂的真假消息……唯独缺了媒体的价值观和专业性。